國語在台灣的官方地位如何產生?

今天 (5/25 一) 上了國語與方言,這是國文系的選修課。上課的主要教材是台大語言所黃宣範教授的《語言、社會與族群意識》一書。

今天剛好講到一個很有趣的段落: (p. 115)

國語(漢語官話的北京話方言)身為台灣地區現行的標準語 (通用全國,從政府官員到國民教育的語言),是如何產生的?

文中提到標準語大抵上有四種形成的方式:

一是以境內多數語言為標準語。諸如中國、法國。

二是以外來少數語族的語言(外來語)為標準語。這通常發生在殖民地,強勢民族統治弱勢民族而產生的。但殖民地脫離殖民統治後,可能會(意識形態地)採用原先的語言,或沿用原殖民國的語言。諸如亞非多數原屬西洋人殖民地的國家。

三是把境內所有主要語言都提升到官方語言的地位,如比利時、端士、香港。

四是以少數語言為標準語,因為多數語言太多了大家吵翻天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改用少數語。


讀完了這一頁,老師便提問了:

「那麼台灣屬於哪一種呢?」

我們知道現在的國語身為標準語,其地位確立是基於(一)多數語。(這應該沒人反對;我想國語教育在台灣還算是成功的吧?)

那麼,國民政府「播遷來台」初期推行國語,應該歸在哪一類呢?


有人很直覺的就說了「外來語。」這讓我很驚訝其實。

我心裏突然有了一個想法,於是說了如下:

當初國民政府來台的時候,是把台灣當作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,君不見那地圖上還是美妙的秋海棠。其政府制度直接承襲中華民國那一套(或說整套搬過來用),當然也包括民國 20 幾年(?)的時候確立的「以國語為中華民國標準語」的制度。

因此,當時的政府認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份,自然而然就要使用這樣的制度。

結論是,它是多數語──僅管它「多數」的分母在國民政府的眼中,和在當時台灣民眾的眼中,可能有所不同。

(一些年代的細節不是當時說的,是現在寫文章補的)

而持「外來語」觀點的同學則提到:

國民政府視台灣為一個反攻大陸的基地,同時也僅止於此。其行徑近乎殖民統治,情況類似第二點的外來語。因此國語的官方地位的確立,可以算是外來語
其實他這麼說好像也不無道理。


後來的討論頗熱烈的,有支持多數語論者,有支持外來語論者,還有人把日治時期的漢文和口頭漢語(閩南話、客家話)搞混了。

基本上「國府初期的台灣人使用閩南語居多,相對而言國語是少數語」這點沒有人否認,但它是否會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呢?

最後有某個同學提出一個觀點,這是不是一種「意識形態」?

「從不同的觀點來看,就會有不同的結果。」


老師最後沒有給答案,她只說了:

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。沒錯,你從不同的角度看,就會有不同的答案。如果現在換到以原住民為本的角度,你就會發現,原住民一直都是處於被殖民狀態,一直要被迫學習其他完全不同語系的語言,每換一個統治民族就要換一次。對他們而言,國語也只是另一種外來語罷了。

而從國民政府的角度來看,台灣只不過是中華民國的一小部份,中華民國規定國語,台灣當然也用國語。在國民政府的眼裡,國語是屬於多數語

如果再從當時本來就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漢人來說,可能閩南語才是多數語,而使用國語的人成為少數族群,國語變成一種外來語
「意識形態沒那麼可怕的,」她說,「只是觀點不同罷了。」


如此討論後,我也認為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。

解釋方式不同,得到的自然就不同。

黃宣範教授的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,諸如當初國民政府如何實現「中華民國國語推行模範省」的目標的具體方式,以及日本人對待同一件事(語言造成的族群意識)的操作手段。


歷史也是可以如此有趣的。

──那為什麼我以前讀得要死要活  = 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