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桌面

一直以來都是用Mac,上次用Linux桌面似乎是2010以前的事情了,而且都是嚐鮮性質,從來沒有當主要作業系統來用。最近因爲公司配了一臺PC筆電,用Windows無法開發Linux伺服器軟體[1],才換到Linux桌面。

跟2010年比起來,現在的Linux桌面系統對使用者比較友好。不止外觀設計變了許多,也有各種新UX的嘗試,不再是單純仿製經典Windows的邏輯。CJK也有了思源黑體和思源宋體。筆電廠商對於Linux桌面的支援也好很多了,至少公司配的Lenovo ThinkPad有列在Ubuntu官方支持名單上,硬體驅動沒什麼問題。雖然後來知道NVIDIA顯卡驅動在Linux上還是有很多問題,但這臺是Intel內顯,也就少了個問題。

目前工作機是用Ubuntu LTS,主要還是爲了各種開發工具的相容性。印象中以前GNOME和KDE大同小異,選擇哪一套其實是基於個人審美。但某一版GNOME大改版,變得極簡風格,發明了新的視窗管理邏輯,聽說還有許多人因此跳到其他桌面系統,也有人fork了舊版的GNOME來維持經典操作邏輯。如今GNOME和KDE有明顯的不同,而非單純的審美差異。我用了一陣子Kubuntu,又換回了Ubuntu (GNOME),還是看在大部分App只支援GNOME的網路效益。至於UI,也不是那麼難學,反而它借鑑了一些macOS的操作方式,很好上手。套一句雨傘店的廣告:顏色不好看,看久會習慣。

然而有些系統軟體還是很吃發行版和桌面環境。例如輸入法。過去的15年我都在用蘋果的繁體拼音輸入法,生活在日本需要日文輸入法,換到其他作業系統也是需要的。Linux有Rime的繁體拼音可以用,也有mozc的日文輸入法(據說是Google日文輸入法的開源版)。但輸入法畢竟是跟系統高度整合的程式,偶爾軟體更新會遇到問題。在fcitx5和ibus之間換來換去,哪個能用就用,反正都是同樣的Rime、同樣的mozc。之前用Windows內建的日文輸入法偶爾會壞掉,折騰了很久還是裝了Google日文輸入法。回想起來蘋果的多國語言輸入既穩定又包容[2],輸入法這種東西就是平常用沒感覺,一旦壞掉就很令人煩躁。

又例如羅技鍵盤滑鼠。我用的是MX Keys Mini for Mac和MX Master 3,都沒有官方Linux支援,需要第三方軟體如Solaar,又因爲是系統軟體,在各發行版、Wayland的支援都不盡完美,也許那天軟體更新了就不能用。話說回來,MX Keys的Mac版不如一般版,後者還能切換Mac/Windows佈局,主要是交換Command(Meta/Win)和Option(Alt)的位置。Mac版不能在硬體上交換這兩個按鍵,對於肌肉記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(但其實更大的問題是macOS的Emacs風格快速鍵,用Control移動遊標的那一組)。

總體來說,三個月用下來,Linux桌面給我的感覺是堪用、夠用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壞掉、當掉,需要在網上找答案,也許因此我對於各種完美的要求降低了。以前會很喜歡macOS應用程式所謂的原生界面設計,但離開macOS之後發現,Windows內建的App都沒有統一的,各種常用的生產力工具也都有自己的UI元件,尤其是Electron做的App,甚至字型渲染都沒有統一。如果我們都能用這些軟體來工作,那麼所謂「原生UI」似乎是個假議題:你可以選擇用原生SDK做一個App,但因爲一個App不夠原生就拒絕使用,豈不是把個人審美放在生產力之上,本末倒置。


[1]: 對,我嘗試過Windows WSL,但實在不喜歡折騰在兩個作業系統之間的不相容問題:換行字元、IDE相容問題、Docker、虛擬機橋接網路等。後來我認定直接在Linux上面開發Linux伺服器軟體,比在WSL簡單許多。

[2]: sort of 包容,至少macOS/iOS是唯一內建臺灣發音繁體漢語拼音的作業系統。字形輸入法如無蝦米就只能自求多福了。我也是因爲十年前iPhone不能打無蝦米也不習慣動態注音鍵盤,所以才學了漢語拼音,從那之後就再也離不開拼音。